2021-10-2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SARS-CoV-2)引起的传染病。随着病毒变种的传播和世界许多地区疫苗接种的缓慢推广,全世界迫切需要一种全面的检测方法,以便迅速、准确地识别和隔离大量感染者,从而遏制SARS-CoV-2的传播。 目前,COVID-19诊断方法包括血清学和病毒核酸测试。直接检测抗体或抗原病毒蛋白的血清学测试可以迅速获得结果,然而在大多...
2021-10-16
2021年度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研究生国家奖,冠名奖,优秀学业奖于近日公示,WEI Group成绩喜人。2019级博士生孔德荣获博士生国家奖学金,2018级博士生陈仁忠获“复旦大学华谊集团冠名奖”及博士生优秀学业奖学金一等奖,2019级直博生戴长昊获博士生优秀学业奖学金一等奖,2020级硕士生陈奕恒和2020级直博生张申获硕士生优秀学业奖学金二等奖。望组内所有同学向以上朋友看齐,再接再厉,再...
2021-10-1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严重威胁,准确诊断新冠肺炎,对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全球社会和经济的影响至关重要。目前,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核酸检测是新冠肺炎诊断的金标准。然而,qRT-PCR需要耗时的纯化和扩增过程、昂贵的仪器和专业技术人员,大大降低了检测效率。因此,开发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来加快新冠肺炎的检测速度非常重要。新冠病毒介导的免疫抗体检测以其简单、快...
2021-10-12
日前,魏大程老师在沈阳参加中国化工学会年会,代表项目团队领取了“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基础研究奖)一等奖”。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设立于2019年,下设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基础研究成果奖三个子奖项,用于鼓励和表彰在化工领域科学技术进步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本奖励接收科技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监管和指导。获奖项目名称为“二维原子晶体的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及结构调控...
2021-09-14
喜报!!!刚刚,WEI Group获2020年度“标杆实验室”荣誉称号,组内安全员曹伴鹏同志获“优秀安全员”荣誉称号。曹伴鹏同志谦虚地表示,“这荣誉是魏老师的督察和大家的积极配合得来的。希望以后课题组能常拿优秀”。的确,这一荣誉来之不易,离不开组内每一位成员的努力。犹记2019年,系里多个实验室因为安全检查不过关而被关停,WEI组也赫然在列。痛定思痛,我们进行了深刻反省,并迅速行动起来。首先...
2021-09-05
近年来,塑料电子器件的发展弥补了传统硅基器件与软界面的模量失配,但是,大规模应用难降解塑料带来的环境影响也是研发人员需考虑的问题之一。丝素蛋白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是替代塑料电子基底的理想材料。然而,大多数纯丝素薄膜的本征脆性仍是影响其应用的关键因素。鉴于此,之江实验室张磊教授团队与复旦大学魏大程教授合作,利用微量离子介导的塑化作用,制备获得了一种高性能丝素蛋白纸,为丝素薄膜的大规模制造和...
2021-08-23
现代信息技术与材料科学密切相关。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基于半导体材料的晶体管和集成电路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高性能晶体管和电子芯片往往需要使用高质量晶体材料。现有的芯片技术主要采用单晶硅,而未来的智能芯片有可能使用聚合物半导体等新材料。合成高质量聚合物晶体对于未来电子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单晶生长需要物理或化学的可逆修复过程。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形成共价键连接的聚合物。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利用共价键...
2021-06-20
全光刻有机电子学关键材料《Science Advances》复旦大学魏大程团队研发半导体性光刻胶 光刻是一种高精度制造技术,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行业。基于光刻的硅基电子制造工艺已达到5纳米技术节点,单颗芯片上晶体管数量已达百亿级。相比之下,基于溶液法加工的有机电子学微型化远远落后于硅基电子学。现有印刷有机电路的晶体管密度往往只有60 units cm-2。通过光刻加工有机电路所有部件(如有机半导...
2021-06-18
基于DNA纳米结构修饰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的短波紫外剂量计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使人们的消毒意识显著提高,短波紫外消毒方法因为具有容易操作、易大规模覆盖、成本低和效率高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这一消毒方法存在短波紫外泄露的潜在风险,在低剂量短波紫外辐射中的直接暴露会诱发严重的不可逆损伤,开发超灵敏、直接和便携的短波紫外剂量计可以有效降低短波紫外暴露的风险。基于此,复旦大学魏大程课...